网络传奶粉性早熟事件为蒙牛策划 数名员工被抓
新闻来源:1、搜狐http://news.sohu.com/20101020/n276030126.shtml
2、北京青年报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70254505
伊利称传言属实 蒙牛公关公司不回应
本报讯 备受关注的“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日前又出爆炸性新闻。昨日,在一些网络中盛传有关圣元奶粉事件“其背后有黑手”的帖子。据这些网络帖子爆料,包括“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伊利“QQ星”及多家婴幼儿鱼油含EPA会导致性早熟等事件都是其竞争对手蒙牛公司策划的新闻,多名涉案人员已经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据昨天网络转载的帖子称:“蒙牛公司伙同公关公司涉嫌造谣攻击对手,已经有多人被拘捕。据传蒙牛总裁助理杨再飞、蒙牛儿童奶项目负责人安勇等及北京博斯智奇公关公司、北京戴斯普瑞网络营销公司数人涉案。安勇被正式批捕;北京博斯智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士勇(曾任蒙牛集团首席顾问)、副总经理兼项目部负责人肖雪梅等7人接受审讯;网络部负责人赵宁、马野、郝历平等3人被拘留。”
昨天,记者拨打蒙牛公关公司博斯智奇相关工作人员的电话,该工作人员没有对网络所传进行任何解释,只表示现在不方便讲话。记者拨打蒙牛公司相关人员电话,对方未接听。记者登录公安部网站,未查找到有关网帖中所称涉案人员被通缉的信息。
不过,昨晚11点59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为蒙牛叫屈的帖子也开始在网络上出现。这一帖子称,上述“圣元奶粉事件为蒙牛策划”一事疑为伊利策划。该帖子称:“蒙牛表示杨再飞不是蒙牛总裁助理,也非蒙牛员工,只有安勇是蒙牛员工。安勇确已被抓。而‘网络传闻圣元是蒙牛策划’事件,是伊利部署。伊利向员工发送电子邮件,全文如网络传播的一样。该邮件已经被伊利人员传给蒙牛,蒙牛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国资委已经介入。”
相关新闻
伊利称网上传闻属实
本报讯(记者 陈筱红)针对网上发帖所传的“蒙牛‘陷害’伊利、公安机关已介入”的传闻,伊利方面昨天晚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属实”。伊利方面表示,伊利7月份已向警方报案,警方已介入调查,已有公关公司和蒙牛的相关人员被拘留,部分在逃人员正在全国通缉中。根据警方已经查明的证据,这是蒙牛为了达到打击伊利儿童奶产品和婴幼儿奶粉产品,使蒙牛相关产品能够赢得更多市场份额的目的,而对伊利进行恶意攻击的系列策划。张艳丽 陈筱红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给他人的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
商品声誉,是指社会公众对一经营者的商品性能、品质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商品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本罪的特征是: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被害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
1、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被害人的商业信誉;
3、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被害人的商品声誉;
4、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
四、本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降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产生的故意行为。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刑法规定:
一、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单位犯本罪,对单位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